全国咨询热线
首页 > 产品中心 > 肉食
研究之后发现:肉食与癌症有正相关

来源:星空体育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2024-06-28 20:31:29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商业繁荣,为我们大家带来的是一种貌似丰富、实则混乱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数选择,经受种种诱惑,多数人都是活在一种躁动和混乱中,无法自控。很多人甚至丧失了休息的能力,每天不停地忙碌着,忙着工作,忙着家庭,忙着娱乐。当这种忙碌形成较为强大的惯性,就无法让自己安静下来,并且这种生活方式多是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这种代价是如此沉重,往往当我们得知时,就已经覆水难收了。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不良的生活方式约占癌症成因的三分之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种致癌因素,其实已经在这场悲剧性大幕背后隐约浮现。

  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董志伟教授说,饮食不合理也是癌症发生的重要诱因,如瞎吃八吃、视荤如命、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那么,癌症和肉食究竟是一种什么的关系?医学分析的结果为:癌症的罹患率升高,与肉食的增长有明显关系,跟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连。

  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的著名医师组成的一个医疗委员会调查显示:肉食与癌症有正相关。调查报告这样写道:“北京市癌症发病情况,1996 年是 1955 年 5.2倍。我们调查了城区的医院、居民,上个世纪大肠癌患病比例是十万分之十以下,八十年代十万之二十,九十年代十万之二十四,2001 年十万之六十点四五。为什么城市里的癌症病人慢慢的变多?跟饮食有关,吃肉多了,不吃粗粮,纤维素少了……癌症的增长率跟肉食的增长率曲线相似……”

  另一个医学调查小组的报告说:“我国原是大肠癌的低发区,不足十万分之十,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食物结构的改变,肉食量的增加,发病率一直上升,达到了十万分之二十四点三一,相当于国际上中等发病水平。据研究估计,2000年以后,大肠癌发病人数比八十年代高出 1.45 倍。上海地区大肠癌死亡率从1972 年到 1989 年增加了 75%,2000 年以后,大肠癌发病数比八十年代高出 1.45倍。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徐光炜教授说:“根据北京市的调查,粮、薯、豆类在食物结构中的比例已从 1962 年的 66.3%降到 1992 年的 34.9%;而动物及油脂类在此 30 年期间却相应地显著增加,即从 2.8%升到 23.1%。城市与农村不同的乳腺癌及结肠癌发病率,以及城市中这两种癌症发病的迅速升高显然均与此有关。”

  2007 年,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营养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在《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提醒人们平时不要吃太多红肉,否则很容易患上结肠癌,他们已找到了多吃红肉诱发这一病症的原因。

  该研究所专家希拉·宾汉姆表示,欧洲“癌症与影响前瞻性调查项目”小组的研究员们曾花 10 年时间,对欧洲各国 50 万人进行广泛调查,发现每天摄取两份红肉,每份超过 80 克的人与每星期只吃一份红肉的人相比,患结肠癌的风险高出 1/3。通过一系列分析他们的饮食结构与健康情况后发现,多吃红肉会使人大肠细胞上一种混合物含量增多,这种混合物附着于 DNA 上,它一旦达到一定的数目,就可能改变 DNA 的结构,从而增强了人体患上结肠癌的可能性。宾汉姆还表示,经常过量食用红肉也会提高人体患脑部肿瘤和前列腺癌的几率。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方面各领域各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西方化”趋势,饮食结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动物性食物(鱼、肉、奶等)的比例显著上升,植物性食物比例明显下降。

  想想二三十年前,中国农民一年也就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吃一两回肉,城市一个人一个月也就半斤肉。而现在,中国人吃肉量之巨大为世界瞩目。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统计,在 1988 至 1998 年的 10 年里,中国肉食消费水平增长了整整一倍,达到了人均 46 公斤,其上涨的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1998 年,中国的肉食消费水平是发展中国家平均值的近两倍,超过了韩国和日本等高收入的亚洲国家,成为亚洲肉食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接近法国、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世界上肉食消耗最大的国家。必须得说,这的确是一个危险信号。

  过去人们没有吃那么好,吃的都是植物性的食物,慢性病没那么多;现在经济发展了,开始大量摄取肉食,不吃粗粮,纤维素摄入也少了,结果就造成了癌症等慢性病的上升。

上一篇: 【48812】人类为什么几乎不食用肉食动物的肉?

下一篇: 万物皆有源: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