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首页 > 产品中心 > 蔬菜
木本粮油菜药机械市场需求

来源:星空体育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2025-06-14 17:05:28

  

木本粮油菜药机械市场需求

  木本粮油菜药生产所需机械目前基本还是待开垦的“新大陆”,几乎是空白。以汉中市南郑区已有的木本粮油菜药机械化实践(以茶叶、中药材、板粟、核桃)为例,机械化的亩均投资需求是4500元。那么,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木本粮油菜生产机械化需要的农机投入是81亿元。以此放眼全国,我国目前有2700多个县从事农业生产,农机市场的增量空间约在22万亿元。这么诱人的农机市场需求潜力,是否让人眼前一亮;这么大的蛋糕,是否值得提前谋局!?趁早研发,从满足市场需求中占得先机,将是又一个黄金发展期!

  木本粮油菜药资源是指那些来源于木本植物的粮油、蔬菜和药材资源。这些资源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木本粮油资源。木本粮油资源最重要的包含那些能够产生油脂的木本植物。例如,油茶、核桃、板栗和榛子等都是常见的木本粮油植物。这些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可以榨取油脂,这些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木本粮油不但可以用作食用油,还能够适用于食品加工和其他工业用途。例如,茶油和橄榄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健康型高级食用油。

  木本蔬菜资源。木本蔬菜资源指的是那些可供食用的木本植物的蔬菜部分。在中国,木本蔬菜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资源。例如,在云南省,有25科55属74种木本蔬菜,而在江苏省则有39科70属83种木本蔬菜。这些木本蔬菜可大致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和果菜类等,它们在食用、经济、药用和生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

  木本药材资源。木本药材资源是指那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木本植物。许多木本油料植物不仅仅可以提供健康的油脂,还具备极高的药用价值。例如,半枫荷、地枫皮等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作用;石柏子、核桃、竹柏等具有滋补强壮的效果;黄连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此外,还有一些木本植物如元宝枫、沙棘、山杏、扁桃等具有抗癌作用。

  木本粮油菜药资源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随着时下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逐步的提升,木本粮油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十分广阔。木本粮油油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扩大。在食品加工领域,木本粮油作为原料,可开发出更多的创新产品,满足多种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此外,国际市场对木本粮油的需求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为木本粮油产业的出口提供了机会。

  木本粮油菜药资源是自然界中的一类宝贵资源,它们在食用、药用和经济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更加深入,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经济效益。

  我国拥有丰富的木本粮油菜药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也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以下是关于我国木本粮油菜药资源的一些详细信息。

  木本粮油资源。我国的木本粮油资源很丰富,最重要的包含油茶、核桃、油橄榄和油用牡丹等。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具有23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油茶籽产量由2008年的99万吨增加至2021年的394万吨,平均单产由21.8公斤/亩提高至54公斤/亩。核桃是我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2021年全国核桃总产量达到540万吨。此外,油橄榄和油用牡丹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木本蔬菜资源。我国的木本蔬菜资源也很丰富,包括守宫木、刺五加、辣木、木槿、臭菜、香椿芽、香椿、云南油杉等。这些木本蔬菜生命力强,野味浓郁,风味独特,矿物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据统计,我国常见木本蔬菜有70余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有117种。

  木本药材资源。我国的木本药材资源同样丰富,例如沙坪村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了柴胡、白芍、黄连、天麻等林下中药材。这些药材在中医药中存在广泛的应用,对于维护人们的健康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我国的木本粮油菜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首先,随着时下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木本油料如核桃油、山茶油等的需求量持续不断的增加。其次,木本蔬菜和药材也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受到市场的青睐。最后,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为木本粮油菜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发森林食品”,这为木本粮油菜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综上所述,我国的木本粮油菜药资源丰富,具备极其重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0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阶段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定位和各期目标。

  据资料显示,我国木本粮油菜药土地资源丰富。截至2010年,6类木本粮油树种种植培养面积达1189万公顷,占特色经济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占全国经济林总面积的36%,比“十五”末增长40%;产量为686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7%。习曾强调“种油茶绿色环保,一亩百斤油,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木本粮油菜药不仅是习关心的脱贫致富产业,也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和健康产业,全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将成为我省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保障国家油料安全的重要方法。林下经济具有“一地多用、复合种养、优势互补、一起发展”的特点,发展林下经济不仅有利于改良林下土壤、改善林分质量,还能够利用良好的森林生境资源,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绿水青山价值倍增、高效转化和充分释放。

  如果措施得当,木本粮油菜药有望成为中国第二农业产业集群。目前,浙江省、安徽省、陕西省等多数省(市区)出台有关政策及规划,促进木本粮油菜产业集群化发展。近年来,在木本粮油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主要木本粮油树种基本实现了品种化栽培和基地化发展,形成了独具优势的木本粮油集中产区和区域鲜明的特色产品产业带。

  油茶是发展最快的一个树种,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出台了唯一针对单一树种而制定的专项规划——《全国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09-2020年)》,财政部已投入4800万元用于专项发展油茶产业,调动了油茶生产的积极性。到目前,全国油茶栽培面积已发展到310万公顷,占木本油料面积的44.6%。在南方14个主产省(区),油茶产业已成为拉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

  核桃是木本粮油树种中近期发展势头迅猛的树种,目前栽培面积达380万公顷,占木本油料面积的54.6%,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初步形成了华北、西北、西南和华中4个优势区。核桃之所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是因为它适宜在山区、丘陵区等地广泛栽培,是优质果、油兼用树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致富效益明显。

  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核桃生物产业基地的云南省大姚县,通过发展核桃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从传统种植转向经济林标准化种植及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大幅度提高。现在,大姚县三台乡农民年人均核桃收入11607元,核桃干果年出售的收益万元以上的农户10026户。

  此外,中国传统的木本粮食树种枣、板栗,我国特有的木本粮油树种仁用杏,近些年来市场需求旺盛,资源规模也不断扩大。

  以油茶、核桃、板栗、枣和仁用杏等特色经济林为代表的林产品,丰富了百姓生活的“菜篮子”、在满足百姓消费需求、优化饮食消费结构的同时,不与主要农作物生产争地,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绿色产品,促进了森林资源绿色增长。充分的发挥了林业的多功能作用,体现了林业在有效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不用依赖进口 林地也可变“油坊”。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各地发展木本油料生产的热情持续高涨,产量、产值和效益迅速提升。让林地变“油坊”,不依赖进口食用油满足供给已不是遥远的梦。

  虽然2010年,我国以油茶、核桃和油橄榄为主的木本油料产油量为31.3万吨,仅占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1.16%,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高端食用油的市场需求。但实际上,仅按国家油茶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茶油年产量将提高到250万吨,占2020年需增加1000万吨需求量的1/4,必将大大缓解对外依存度。

  这只是油茶一个树种的发展增量。实际上,我国整体发展木本油料的潜力巨大。我国现有4400万公顷的宜林荒山荒地和沙荒地,如果能拿出其中的1000万公顷用来种植木本油料作物,盛果期每公顷即使只生产1吨油料,按平均出油率25%计算,可年产250万吨优质木本油料食用油。

  据《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目标,到2020年,我国木本油料产量将增加1600万吨。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加大扶持力度,依靠科学技术推进木本粮油向纵深发展。

  云南省大手笔投入核桃产业,2008年-2009年财政投入2.7亿元,并明确今后每年省财政投入核桃产业1.3亿专项资金; 2009年-201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在这一政策扶持下,云南省核桃一、二、三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加工增值明显。目前,云南已建成三个泡核桃交易市场,年交易量3.4万吨,年交易额10.3亿元,全省核桃产品年加工产值超过20亿元。

  湖南省是我国油茶林面积最大的省份,科学技术进步成为湖南油茶产业领先全国的强有力支撑。2012年,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湖南,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系统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示范,引领湖南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湖南省林科院自主研发的《湖南油茶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和示范》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湖南永大九嶷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九嶷山”牌食用和医用纯茶油,符合GB11765-2003标准,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检,为创新茶油品牌开辟了新路径。

  木本粮油菜不与粮食抢地 树上也可建“粮仓”。随着经济的发展,木本粮食因具有特殊营养和医疗保健作用,备受高端食品市场重视,市场行情报价一再上涨,也推动了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我国栽培利用木本粮食历史悠远长久,木本粮食树种多达100多种,目前已形成较大商品量的树种主要有板栗、枣、仁用杏等,开发利用基础较好。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下,各地在保持传统产业发展特色的同时,努力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让优质林产品“领”上市场通行证,使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向四面八方。

  新疆尔自治区若羌县通过设立红枣标准体系建设,绿色红枣基地认证,有机红枣基地认证,挖掘地域文化等,打造了“楼兰”、“羌都”红枣品牌,先后获得“中国红枣高品质的产品一等奖”、 “中国(国际)首届枣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奥运果品推荐奖”等荣誉。 2012年全县红枣总产量6.2万吨,在红枣产业的强势拉动下,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7612.3元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21695元,走上了品牌强农、品牌富农之路。

  同样具有传统“品牌效应”的山东沾化冬枣,在实现规模化栽培后,为了扩大市场,他们积极完善市场销售网络。在县内规划建设了3个冬枣交易大型市场、28个中型市场、30多个小型市场、近2000个交易网点,培育发展了冬枣物流配送企业100多家。在县外10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600多个专卖网点和32家专卖场店;依托“四网合一”信息化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开发便捷、实用、实效的“农民信箱”应用系统,为冬枣立即进入销售地批发市场或大型超市等高端市场提供便利,现已与沃尔玛、麦德隆、新合作等大型超市和公司建成冬枣直采基地23万亩。山东沾化冬枣取得了可观的效益。2012年,全县冬枣总产量3亿公斤,实现产值30亿元,枣民人均冬枣收入8000元。

  新世纪以来,特色经济林快速走到了聚光灯下,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舞台上递交了不错的答卷。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木本粮油经济林能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决定优化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加强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木本油料产业化经营,健全木本油料市场体系。从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科学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强组织领导诸方面,推动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木本油料产业或将成为农业发展新亮点。南郑区发展木本粮油菜生产基地,基本上在丘陵山区,其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是空白地,对种植地进行整理和土壤农地化熟化改造,需要的农机装备投入有:

  1、木本粮油菜药生产园区的道路建设机械,以中小型机械为主。主要需求有推土(挖掘)机,进行土石方作业;路面施工机械,如混凝土加工机械、摊铺机械等。

  2、园区灌溉和用电工程所需机械。由于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应建设相应的灌溉设施。如提水蓄水装置,滴灌装置等。有了这些配套工程,木本粮油菜的亩产出可提高50%—200%,品质亦可大幅度的提升,对增收作用显著。根据已有实践,园区滴灌装置投资为300—600元/亩。全区实现规划目标的此项机械需求为5—11亿元。

  3、园区土地整理与土地熟化机械,应以小型机械为主。如平整地机械(小型推、挖、铲、运机械),对园区内土地中的石块等不利机械化作业的杂物进行清理;建设反坡地;开挖栽植坑(以核桃种植为例),栽植坑规格为1.2mX1.2mⅹ1.2m,亩15—20坑,需求相应的挖坑机;对栽植坑的土壤进行熟化处理(秸秆腐熟肥料200kg/坑,磷肥2kg/坑,与挖出的土进行混合后回填)。有此机械化支撑,大规模木本粮油菜基地建设才会变成现实。其相应的机械投资在27亿元左右。

  4、移植与园林管理机械。如小树苗移栽机;园林抚育与管理机械,如高效施药、施肥机,树枝修剪机,园地除草机、中耕机等。

  5、木本粮油菜药的收获与加工机械。如采摘收获机械、运输机械、加工机械、冷链装备、烘干机械、速冻脱水机械等。

  根据当地经济园林建设实践经验看,其中2、3、4项建设投入为3000元/亩(机械化投入占70%)。该区要实现180万亩木本油料菜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产生的农业机械投资需求约为54亿元左右。这对于拉动当前处于寒冬期的农机工业、实现农业新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

  根据汉中市南郑区已有的实践经验,将五荒(荒地、荒原、荒漠、荒滩、荒山)地开发成高质量的木本粮油菜生产基地,其亩收入可以从目前的不足50元,提高到4700元/亩以上,产出提高94倍多!如果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则全县农业产出将比目前提高9倍以上,再造一个新农业的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地平线上已能看见桅杆尖顶的航船!但要实现这一振奋人心的目标,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一是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我区(我国)丘陵山区6°—25°的耕地面积占有很大比重,另有部分25°以上的高山地,农机作业难度大。且所需机械大多是空白,研发尚待时日。

  在机补政策方面,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的《 202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中特别指出,除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12大类48个小类175个品目机具外,各地可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30个其他品目的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手扶拖拉机仅限在血防区和丘陵山区补贴;提倡有条件的省份选择部分粮食生产耕种收及烘干等关键环节急需的机具品目敞开补贴,满足省域内所有申购者的需求;并进行补贴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即在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内,除被明确取消补贴资格的农机产品外,合乎条件的购机者选择购置国家或省级支持推广目录外的产品,也可申请补贴。同时,省财政机补资金可根据本省具体发展要求,针对某些重点推广机械给予适当的累加补贴。提高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我们要做的,是探索如何将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之间的互补与衔接,协调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探索除中央财政补贴投入外,地方各省如何结合实际需要出台相应的扶持发展措施,加快地方特色农机化发展;使“大水漫灌”式的促进向“精准滴灌”式转变,提高国家机补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速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机化发展。根据这一思路,农机化主管部门,应不失时机抡抓机遇谋发展。

  一是突破认识上的瓶颈。摈弃“丘陵山区地型地貌复杂,不宜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时认知,树立敢打硬仗,敢于突破,敢于跨越式发展的精神,抡抓机遇谋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机化发展大局。

  二是突破思维定式,创新思维促发展。习强调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促进劳动过程机械化。对此,我们要格外的重视,深刻理解,认真落到实处。把加快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机化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和健全农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动真的、来硬的、抓好、抓实,不见成效不收兵。

  三是要争取多方投入,为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机化发展提供驱动力。进一步实施好机补政策,完善补贴办法,规范操作。同时,对丘陵山区要适当放宽机具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比例,增加补贴资金,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增长动力,增加后劲。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出台扶持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机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对重点推广的农业机械要建立累加补贴机制,对机械化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要实行资金或机械奖励,以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争取设立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和推广、项目的配套、工作经费的弥补,建立农机化发展长效机制。

  2、木本粮油菜药生产机械化,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新领域。农机推广应用部门应以高度的发展责任感,深入木本粮油菜生产一线,展开调查研究;与林业科学技术人员紧密合作,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引进试验、示范一批木本粮油菜生产机械,选型推广一批木本粮油菜生产关键装备,尽快提高木本粮油菜生产机械水平,以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行业效益,使农民尝到甜头。从木本粮油菜产业发展着手: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扶持,促进适度规模发展,逐步的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坚持依靠科学技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新技术,努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坚持适地适树,稳步推进,充分的利用宜林地、沙荒地,不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

  二是把发展木本粮油菜产业与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长江防护林建设和“天保”工程实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逐步扩大木本粮油菜种植面积。

  三是抓好木本粮油菜树种良种选育,建立完整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良种生产供应体系,积极地推进良种基地、定点苗木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全面实施优良品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造林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新建一批高产、稳产木本粮油菜生产基地,对现有低产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改造。

  四是积极培育跨地区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的木本粮油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支持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基地和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和专业化种植。鼓励木本粮油菜基地立体种植和综合开发,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木本粮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加强木本粮油菜烘干、仓储等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实现循环发展和综合利用。

  3、从发展路径上看,首先是全程机械化。全程化主要是针对生产环节上来说的,要逐步由主攻木本粮油菜作物关键薄弱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特别是快速推进种植培养面积大的木本粮油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按照产业链发展需要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其次是全面机械化。

  一是产业领域扩展,产业的全面化。在保证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向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领域扩展,促进丘陵山区农民收入增加。

  二是区域整体推进,区域全面化。南方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机械化需求旺盛,潜力很大,但存在困难,大力推进南方丘陵山区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是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可持续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如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农机深松作业整地技术与机具、高效植保技术与装备、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与装备、产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等;

  组织规模与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要扶持机械化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之成长为木本粮油菜生产主力军,创新机制与体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政策措施可持续,2004到现在连续22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涉农的,而且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保持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如购机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助、农机作业补助、可持续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推广与示范、安全监管等,是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议加强农业机械化区划工作及战略研究,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行科学区划,明确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发展模式与主推机型,实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我国丘陵山区木本粮油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发展。

  高素质的农机从业人员队伍(新型职业农民)、农机管理与技术人才队伍,以及农机生产与维修人才队伍建设,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好新型农机化职业人才队伍,是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机化发展成败之关键。因此,我们一是要分层次开展教育培育(训),形成四只农机化实业人才队伍:

  1)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按照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和运行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经营和管理能力强、具有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乐于奉献的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人才队伍。对合作社理事长、总经理及高层管理人员,要加强“三农”政策理论、农机化法律和法规、农机化技术经济学、合作制理论与实践、农机经营与管理、农机运用等业务知识培育;

  2)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科学技术人员培育。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强产学研推用结合,依托行业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为其集聚和培养农机化中、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重点培养其承担示范推广、技术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策划等的科学技术人员,提高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发展策划能力。

  3)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中层(各事业部负责人)人才队伍培育。加大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训力度,采取一定的措施,培养新型职业经理人。开展“政企联动”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助理培训。

  4)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重点加强农机合作社中低层管理人员、农机驾驶操作和维护修理人员等实用人才的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鼓励开展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农机人员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热情。要结合机补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养和训练,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二是以市、县级农机化学校为主阵地,培育(养)大批中初级农机化实用人才,满足农机化生产一线对技能型人才之需。这是农机化教育之基;以市级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大中专学校等为主体,进行农机新型经营者的学历教育。开展中、高等农机化(机电工程、农业工程)等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为农机合作社中层管理人员、农机运用中级人员和有志于农机化工作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这是农机化教育之“塔身”;以省级农林类院校为基地,开展高等农机化(机电工程、农业工程)等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为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理事长、总经理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为大学本科农机化经营管理CEO,处于“塔顶”。通过这一制度性设计,形成我国农机化新型经营主体人才队伍的初、中、高级结构符合常理、适应需求的人才队伍。使其成为有效地助推丘陵山区木本粮油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人才驱动器,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

  相信在各方努力,国家支持,激发民间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再造一个新型农业产业,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是能轻松实现的。农机化发展在此新产业中将大有可为,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或将可期。现在要问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开发第二农业产业集群(木本粮油菜药产业),潜力巨大,机遇巨大,经济价值不可小觑浙江:浙江省林业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实施建议》,明确了我省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为保障国家油料安全、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赋能蓄力。

  湖南省全力发展以“一亩山万元钱”为目标的木本油料和林下经济产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显著提升。湖南适合发展木本粮油树种的林地有5000多万亩,向山地要粮要油前景广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科学高效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河北、山东、湖北、河南等:这些省份也对各省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批示,对《意见》精神进行贯彻落实,快速推进省内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国家把木本粮油菜药产业集群作为农业战略性产业,进一步扶持发展,提高我国粮安水平。农机化要未雨绸缪,尽早介入,找准定位,在支持木本粮油菜药产业集群式发展中取得更大成果。

上一篇: 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

下一篇: 市交通运送局│高速公路通行小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