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category
来源:星空体育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27 08:37:33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中坝岛在长江薄雾中轻轻苏醒。清澈秀丽的长江宛如一条丝带,绕岛而过,滋润着数千亩蔬菜基地。
青山碧水间,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民房聚拢在岛的正中央。一个个蔬菜大棚内,蔬菜、瓜果错落有致、长势喜人。
这是拥有4500亩专业化蔬菜基地的中坝岛,位于巴南莲花街道大中村,也是重庆有名的“江上菜篮子”。
近年来,大中村党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再只闷头种菜,而是学着“种”起了风景。通过减少面源污染,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全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打造以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田园,编织着“蔬菜村”的美丽乡村新景象。
“眼下蔬菜销路不愁,价格也不错。”村民廖昌茂穿梭在嫩绿藤蔓中的黄瓜地,一边采摘着绿油油的黄瓜,一边乐呵呵地跟记者攀谈,岛上基本家家户户都种菜,去年,他家种了10多亩蔬菜,总收入达10多万元。
中坝岛地处长江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着紧邻长江的水资源优势,这里已有近40年的蔬菜种植历史。
岛上现已建成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4500亩,是重庆沿江河谷早春蔬菜生产的典型代表。村里1000余户村民均参与蔬菜种植。大家靠着种菜的技术,过着一年四季都有钱进账的日子。
“我们这里主要种植以番茄为代表的茄果类蔬菜和以黄瓜为代表的瓜类蔬菜,每年最早上市期在4月中旬。”大中村党委副书记廖俊沅介绍,在夏、秋、冬这3个季节,村民则利用生产设施种植三到四茬速生绿叶蔬菜。
总的来说,中坝岛可年产商品菜3万吨左右,能给村民带来户均5.45万元的年收入。
中坝蔬菜基地也是重庆最早的蔬菜育苗基地,每年销往达州、邻水、遵义、合江等地的茄子、苦瓜、西瓜等嫁接苗,以及辣椒、番茄苗等达3000多万株,出售的收益达1500多万元。
一大早,村民廖大涛就来到菜地里劳作,他从地里一大把一大把地拔起绿油油的小白菜,抖去菜根上的泥土,然后递给老伴整理。
“你看,这里的土蓬松得很,抓在手里都不粘手,且土壤使用配方施肥后,种的菜不仅水分足,还特别好吃,卖价也高。更重要的是,不会造成土壤污染,蔬菜产量也提高了。”廖大涛笑着说。
“为减少面源污染,大中村已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鼓励村民充分的利用农家肥,并做好农膜、农资包装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大中村党支部书记廖大全和记者说,地处绕城高速以内的中坝岛属于禁养区,早在2007年,村里就取缔了所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
此外,在廖大涛的蔬菜地附近,还有一大片沿江临水区域,无人耕种,呈现着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时有鸟儿掠过。
“那里属于175米水位线以下区域,是我们的生态红线。” 廖大全说,三峡水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在中坝岛175米水位线亩的消落带和湿地。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的影响,岛上明文规定:175米水位线以下区域,严禁任何生产活动。
在此基础上,大中村还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每个月都会组织岛上的党员志愿者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对长江沿岸的卫生死角和存量垃圾进行清除,维护岛上的生态环境。
可喜的是,坚持生态种植不仅叫响了“生态蔬菜”品牌,也让大中村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良好的生态环境,换来了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每到冬天,多钟野生鸟类都会来此过冬。
中坝岛四面环水,到今天都没有通公路,村民只能靠渡轮进出,但岛上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良好生态和美丽风光,依然吸引着慢慢的变多的市民前来游玩。
傍晚,记者来到村里有名的烧烤露营地时,掩不住的欢声笑语阵阵传来,空地上挤满了帐篷,小孩们在江边玩着石头。虽然不是周末,但是环村乡间小道上游人非常多。
“今年4月我们才正式营业,承包了岛上300多亩地,包括50亩鱼塘。现在能提供餐饮、露营、烧烤等服务。”重庆巴渔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卫介绍,每个月都有近2万人到岛上游玩,大多都是来露营、摘果、烧烤的。
“我们村发展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整个村庄被长江环绕,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廖大全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大中村来说是个重大利好,村里将在深入开展长江江心岛生态修复及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抓好产业发展。
如今,“蔬菜村”不单单是种菜了,还利用生态优势,做起了山水文章,促成一产与三产“联姻”,规划将全村划分为亲水休闲区、抗战遗址群落区、大棚生态区等,发展蔬菜采摘体验、沙滩车、环村小自行车等项目,打造成市民和游客赏花采果、观光游览的好去处,试着让过去平凡的菜地也拥有“诗和远方”的意境,形成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普照大地,中坝岛在长江薄雾中轻轻苏醒。清澈秀丽的长江宛如一条丝带,绕岛而过,滋润着数千亩蔬菜基地。
青山碧水间,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民房聚拢在岛的正中央。一个个蔬菜大棚内,蔬菜、瓜果错落有致、长势喜人。
这是拥有4500亩专业化蔬菜基地的中坝岛,位于巴南莲花街道大中村,也是重庆有名的“江上菜篮子”。
近年来,大中村党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不再只闷头种菜,而是学着“种”起了风景。通过减少面源污染,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全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打造以创意农业、农事体验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田园,编织着“蔬菜村”的美丽乡村新景象。
“眼下蔬菜销路不愁,价格也不错。”村民廖昌茂穿梭在嫩绿藤蔓中的黄瓜地,一边采摘着绿油油的黄瓜,一边乐呵呵地跟记者攀谈,岛上基本家家户户都种菜,去年,他家种了10多亩蔬菜,总收入达10多万元。
中坝岛地处长江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着紧邻长江的水资源优势,这里已有近40年的蔬菜种植历史。
岛上现已建成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4500亩,是重庆沿江河谷早春蔬菜生产的典型代表。村里1000余户村民均参与蔬菜种植。大家靠着种菜的技术,过着一年四季都有钱进账的日子。
“我们这里主要种植以番茄为代表的茄果类蔬菜和以黄瓜为代表的瓜类蔬菜,每年最早上市期在4月中旬。”大中村党委副书记廖俊沅介绍,在夏、秋、冬这3个季节,村民则利用生产设施种植三到四茬速生绿叶蔬菜。
总的来说,中坝岛可年产商品菜3万吨左右,能给村民带来户均5.45万元的年收入。
中坝蔬菜基地也是重庆最早的蔬菜育苗基地,每年销往达州、邻水、遵义、合江等地的茄子、苦瓜、西瓜等嫁接苗,以及辣椒、番茄苗等达3000多万株,出售的收益达1500多万元。
一大早,村民廖大涛就来到菜地里劳作,他从地里一大把一大把地拔起绿油油的小白菜,抖去菜根上的泥土,然后递给老伴整理。
“你看,这里的土蓬松得很,抓在手里都不粘手,且土壤使用配方施肥后,种的菜不仅水分足,还特别好吃,卖价也高。更重要的是,不会造成土壤污染,蔬菜产量也提高了。”廖大涛笑着说。
“为减少面源污染,大中村已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鼓励村民充分的利用农家肥,并做好农膜、农资包装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大中村党支部书记廖大全和记者说,地处绕城高速以内的中坝岛属于禁养区,早在2007年,村里就取缔了所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
此外,在廖大涛的蔬菜地附近,还有一大片沿江临水区域,无人耕种,呈现着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时有鸟儿掠过。
“那里属于175米水位线以下区域,是我们的生态红线。” 廖大全说,三峡水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在中坝岛175米水位线亩的消落带和湿地。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的影响,岛上明文规定:175米水位线以下区域,严禁任何生产活动。
在此基础上,大中村还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每个月都会组织岛上的党员志愿者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对长江沿岸的卫生死角和存量垃圾进行清除,维护岛上的生态环境。
可喜的是,坚持生态种植不仅叫响了“生态蔬菜”品牌,也让大中村村民过上了好日子。良好的生态环境,换来了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每到冬天,多钟野生鸟类都会来此过冬。
中坝岛四面环水,到今天都没有通公路,村民只能靠渡轮进出,但岛上极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良好生态和美丽风光,依然吸引着慢慢的变多的市民前来游玩。
傍晚,记者来到村里有名的烧烤露营地时,掩不住的欢声笑语阵阵传来,空地上挤满了帐篷,小孩们在江边玩着石头。虽然不是周末,但是环村乡间小道上游人非常多。
“今年4月我们才正式营业,承包了岛上300多亩地,包括50亩鱼塘。现在能提供餐饮、露营、烧烤等服务。”重庆巴渔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卫介绍,每个月都有近2万人到岛上游玩,大多都是来露营、摘果、烧烤的。
“我们村发展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整个村庄被长江环绕,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廖大全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大中村来说是个重大利好,村里将在深入开展长江江心岛生态修复及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抓好产业发展。
如今,“蔬菜村”不单单是种菜了,还利用生态优势,做起了山水文章,促成一产与三产“联姻”,规划将全村划分为亲水休闲区、抗战遗址群落区、大棚生态区等,发展蔬菜采摘体验、沙滩车、环村小自行车等项目,打造成市民和游客赏花采果、观光游览的好去处,试着让过去平凡的菜地也拥有“诗和远方”的意境,形成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网络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